,笔者就常听到他们对此的赞誉声。可见,为马飞先生举办如此隆重的纪念活动,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是做了一件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好事。笔者作为参与者,于此也倍感光荣,能够为弘扬潮剧事业出力正是我们的莫大荣幸。 |
承前启后有特色
一说起马飞先生,李廷波就充满着敬意,对于这位作曲的同行前辈,李廷波是最了解,也最欣赏的。他说,潮剧界中有不少很有成就的作曲家,不过,马飞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何界定马飞?李廷波对笔者说,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马飞为潮剧作出了别人难以替代的突出贡献,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其一,他是一位全才式的艺术家,集编剧、导演、作曲于一身的艺术家。其二,他是潮剧作曲界承前启后的人物。因为他幸运地处于潮剧发展的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他创作的动力和环境,他的艺术风华因此得以充分表现。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马飞。
但是,接着李廷波也强调了马飞先生艺术过人的才华。他说,时势的作用固然不能忽视,但它只是提供一个驰骋的空间,如何把握形势求发展,还要靠个人的努力和艺术才能。 |
李廷波特别提及当年马飞作曲的《南海长城》,他说,在那么多的剧种,他一下子跳了出来,不简单啊!是啊,全国有300多个剧种,只有一个马飞被选上参与中央歌剧院《南海长城》的作曲,这是很不容易的,也充分体现马飞的艺术造诣。对于处于省尾国角的潮剧来说,这是空前的盛事。李廷波说,这也使潮乐走向全国,为人所知,是潮剧作曲史的重大贡献。
李廷波意犹未尽,他还为笔者讲述当年马飞为《南海长城》作曲的故事:在写“三杯酒”那一场中钟阿婆的唱段,“面对大海浩歌欢唱”时,他感情激荡强烈,如云水翻腾,曲曲震撼人心。他说,读着马飞作品,我得到不少教益。马飞的曲,从来都是紧贴着人物的性格而创作的,他总是投入了激情去创作,让人深被感染,深为感动,荡气回肠。李廷波说,当日我们常与马飞先生开玩笑,说:“您的曲是喝茅台酒写的。”他呵呵而笑。 |
音律准确动人心
李廷波可以说是马飞的艺术知音,这不只是因为他也是作曲名家,更因 |
|
|
67 |
|
|
|
|
|
为他对马飞作品的深刻领会。李廷波和马飞的友谊,令人想起了古代的那个“高山流水”的故事。
李廷波告诉我,听马飞曲有几个阶段的不同领会。第一个阶段的直接反应,是很好听。旋律优美,悦耳动人,而最大的特色则是潮味浓郁。你会发现他每一个音律都恰到好处,好像天生如此的。作曲能够达到宛然天生,真是妙手,人籁即是天籁,你说多妙的一个艺术境界啊!第二个阶段,你会由曲而进入剧情,进入剧中人的心里世界。你会发现他的曲是多么准确地刻划人物的,因此,人物才如此生动。第三个阶段呢,你会觉得词和曲被结合得很完美,正是珠联璧合。
接着,李廷波举例说明,他说,比如在马飞作品欣赏会上,由青年演员杜冰玲演唱的《金山战鼓》中梁红玉的唱段“不征战何来太平”,就可看出马飞先生深刻领会戏词,结合对剧情、人物的理解,巧妙地运用活五调谱曲,一句紧接一句,把梁红玉为国尽忠的巾帼英雄襟怀表现得非常到位,也非常生动。听,“魏大人口若悬河舌似簧,无非是新笔抄旧文章,多少年盼安求和……只落得只落得泥马渡江……欲求泛舟西子湖,就应发兵黄天荡,欲求泛舟西子湖,就应发兵黄天荡。”李廷波分析说,这曲的音调,一次比一次紧,一次比一次激昂,把人物的爱国精神很准确地表现出来。“真是神来之曲啊!”李廷波由衷地赞赏着。 |
|
潮剧作曲家马飞作品欣赏会众演员大联唱。陈玉盛 摄 |
|
|
6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