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蔡宝元、蔡锦坤、姚璇秋等。 |
1957年5月15日,潮剧与琼剧、汉剧组成的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首次赴北京演出。潮剧上京演出剧目有《苏六娘》、《陈三五娘》、《扫窗会》、《杨令婆辩本》、《闹钗》、《搜楼》、《槐荫别》、《铁弓缘》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等中央领导人莅场观看演出并接 |
见演员。
1958年12月25日,以广东省潮剧团、源正、三正顺、怡梨、玉梨、赛宝等6个潮剧团为基础成立广东潮剧院。下设5个演出团,即一团(原广东省潮剧团)、二团(原源正潮剧团)、三团(原怡梨潮剧团)、四团(原玉梨潮剧团)、五团(原赛宝潮剧团),原三正顺潮剧团人员分流在这几个团中。同时组建汕头戏曲学校,各县也陆续组建潮剧演出团体。
1959年10月,潮剧再次上京为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演出的剧目有《辞郎洲》、《松柏 |
|
民国时期潮剧宣传资料 |
|
|
|
|
63 |
|
|
|
|
|
长青》、《刘明珠》、《苏六娘》、《陈三五娘》、《芦林会》、《刺梁冀》、《别店》、《辩本》、《扫窗会》和《闹钗》。董必武、周恩来、贺龙等中央领导人莅场观看。
1960年5月至6月,广东潮剧团首次赴港公演,演出《苏六娘》、《荔镜记》、《辞郎洲》等剧目及《辩本》等折子戏。
1962年1月12日,潮剧丑戏会演在汕头开幕,参加会演的有15个专业剧团和澄海隆都业余潮剧团,共演出官袍丑、武丑、项衫丑等10类丑戏22个剧目。 |
1962年4月,戏剧家阳翰笙、老舍、曹禺等应邀南下。老舍此行以观看潮剧、评论潮剧为主要目的,他在汕头、澄海等地先后观看了广东潮剧院一团、青年潮剧团、汕头戏曲学校演出的《芦林会》、《闹钗》、《闹开封》、《井边会》等12个剧目并留下咏赞潮剧的诗作。
1962年12月,潮剧旦戏会演在汕头开幕,参加会演的有16个专业潮剧团,共演出28个彩罗衣旦的剧目。会演期间,举行了有关彩罗衣旦表演艺术的专题研讨会。
“文革”过后的1978年,广东潮剧院及各县市剧团恢复建制,优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新编了《张春郎削发》,《袁崇焕》,《彭湃》等一批新戏。
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在京举办,广东潮剧院一团应邀赴京演出潮剧《张春郎削发》,并获纪念奖杯,北京当地媒体以“誉满京华”报道了潮剧演出盛况。
1993年国际潮剧节由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联合主办,于2月1日至5日在汕头举行,共有11个海外演出团体和18个内地潮剧团参演,共演出长短剧目47个。
|
2006年,成立了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同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潮剧是联结海内外潮人情谊的重要纽带 |
不仅是潮汕人喜爱潮剧,海外也有很多人喜爱潮剧。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 |
|
|
|
6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