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潮剧是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它继承南戏声腔艺术,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地方歌谣、潮州音乐、潮州歌册、舞蹈和音乐等,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儒雅精巧的地方戏剧。潮剧兴起的具体年代,现有几种说法,笔者査阅相关资料发现:1936年,中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1956年,梅兰芳到日本访问,发现日本天理大学收藏有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明世宗朱厚燠年号,嘉靖丙寅年(1566)。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是刊于明万历辛巳(1581)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原刻存在了。再说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字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手抄本中夹杂不少潮汕方言,说明南戏流传到现潮汕地区之后,潮汕艺人曾用潮汕方言演唱,由于语音、语调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调起了变化,同时还吸收潮州的民间音乐、小调等,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声腔——潮腔。明代戴瓂在《广东通志》所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由此可见,潮剧的历史在570年以上,就算从《荔镜记》刊刻的嘉靖丙寅算起,潮剧历史的绝对数字,也有430多年了,比京剧(200年历史)、越剧(160年历史)、黄梅戏(90年历史)等著名剧种都要长。
  古老的潮剧,数百年来它到底演出了多少个剧目?从《潮剧剧目汇考》一书获悉,己知的古今中外潮剧剧目达2400个,其中1949年以前剧目约
  61
     
   
艺坛撷英  
1000个,1949年以后剧目约1300个,海外潮剧团上演的潮剧剧目150个。这些剧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南戏、明清传奇,如《荆钗记》、《拜月记》、《琵琶记》、《白兔记》等。一类以潮州民间故事编写,如《荔镜记》、《苏六娘》、《柴房会》、《龙井渡头》、《金花女》等,这些用潮腔演唱的剧本,结构完整、手法娴熟,说明潮腔在嘉靖年间已趋于成熟。
  百花齐放,潮剧老树发新枝
  作为地方古老的剧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潮剧开始改革,废除童伶制,并逐步走入正轨。从《汕头百年大事记》、《汕头大博览》、《潮剧见闻录》等辞书记载中,读者不难看到潮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断发展的轨迹:
  1950年4月,潮剧改进会成立。首任主任由文联主席林山兼任,主持潮剧改革、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和组织创作。1953年,改名为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粤东分会。
  1956年8月1日,广东省潮剧团成立,团址设在汕头市商业街。林澜任团长,郑文风、郭石梅为副团长,导演郑一标、卢吟词,主要演员有洪妙、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