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戏论艺
   
忍睹 ,居多粗重,笨拙,难看,行当味也十分缺失,单就身段,实在难辨闺门青衣。年轻演员为何畏惧传统,皆因此等最“简单”的,才是最见功夫的。这是新老一代最大的差距。
  姚璇秋的塑造,简约,准确。台下的姚璇秋不善言辞,不善归纳,听她说表演,反反复复都是那么一句,要服从人物,要有人物。简单,却是真谛。她的
《辞郎洲》,有生离死别,也有怒火填胸,但一点都看不到她煽情的迸发。她的唱念身段手势神情眼神,处处与台词剧情人物无比吻合。她的《江姐》,口白唱腔,情真意切,单听录音,已是栩栩如生,如临其境。她的黄五娘,少女怀春,追求爱情,那种介乎羞涩和大胆之间的塑造,多一点太多,少一分太少,反反复复观看,次次觉得回味无穷,实在实在经典。现在这批演员,太喜欢释放,激情有余,收敛不足,初看动人,细看惊人,这是对戏曲理解的偏差,也是对塑造理解的偏差。
  最近,戏曲资深研究专家章诒和发了一篇微博,大意是说有学生问老师,梅兰芳为什么能改革,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改革,老师回答说,梅兰芳能演四百出戏,你只会演两三场折子戏,你还不知道戏曲的精髓在哪儿呢。其实,这篇文章想说的就是,潮剧的年轻演员,生旦净丑,不管做了多少主角,拿了多少金奖,拥有多少粉丝,别太那么就自满自得了,作为潮剧专业演员,先问问自己,《荔镜记》看过了没有?《辞郎洲》看过了没有?《扫窗会》听过没有?《江姐》听过了没有?……好好琢磨琢磨剧种代表人物的艺术再说吧。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1-7-3
  45
     
   
品戏论艺  
铁笔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妈妈第一次带我看的潮剧叫《革命母亲李梨英》,这个剧情的故事不但激励着我一生的成长与进步,还让我从此喜欢上了潮剧至今。
  每当想起观看潮剧《革命母亲李梨英》,就会联想到党的光辉伟大历程,就像看潮剧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海的石库门楼、南湖的红色木船、井冈山的满山翠竹、遵义的冉冉晨曦、延安的黄土窑洞、西柏坡的洪亮号角、天安门的五星红旗、改革开放的阵阵春风……我们党走过了九十年的奋斗历程,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凝聚着我们党四代领导集体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心系人民的执着追求和智慧结晶。正是这九十年的奋斗,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正是这九十年的努力,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和富强;正是这九十年的倡导,才使文艺阵地始终向着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每当想起观看潮剧《革命母亲李梨英》,就会想起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潮剧这般繁花似锦。在我的眼前走来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潮剧的重视和爱护,多次百忙中挤出时间在京亲自观看参加文艺汇演的潮剧,尽管听不懂,但通过字幕和翻译,还是看得很认真,并亲自接见参加演出的演员,这给了潮剧这一地方剧种莫大的关怀和鼓舞,也成了潮剧史上永久的光荣和记忆。才使潮剧得以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才使潮剧人才辈出,涌现出红妙、姚璇秋、谢素贞、杨烈明、马飞、方展荣、吴铃儿、张怡凰、陈学希等一大批潮剧优秀艺人。特别是两次进京演出和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莅汕观看潮剧专场演出,使潮剧名声大振,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潮剧艺术魅力。正是有党的关怀和大力扶持,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助,才使潮剧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