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特区晚报》报道了潮剧艺术博物馆中的潮剧“微缩老戏台”。两戏台由广东潮剧院精心制作,生动地再现了昔日潮剧演出的原貌,成为潮剧艺术博物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两个“微缩老戏台”各自的演出年代和戏台样式,并深入介绍其制作的始末,令人开眼不少。本文参考潮剧演出的相关资料,梳理潮剧戏台棚面的变迁历程,细说清代以来潮剧戏台棚面的沧桑变化与辉煌成就。
潮剧戏台棚面,又称“台面”,主要指戏台总体的场景装饰,即潮剧演出的舞台场景,其发展主要分三个时期。
南戏之遗风:竹帘台面
关于潮剧戏台的原始风貌,清代《演剧庆功图》可窥见其概貌。《演戏庆功图》是清代康熙年间潮州画家陈琼的著名画作,表现了清初修复韩江北堤后演戏庆功的场景。图中戏台为临时搭建的六柱台,台中张挂竹帘为戏台棚面,竹帘两边夹有绣帐为幛,竹帘后隐约可见摆设有锣鼓,并有艺人扮八仙。竹帘之前设一桌二椅,乐手六人分坐两旁。台上用于伴奏的乐器有琵琶、笛子、铙、笙、云板,另有一人乐器难以辨认。
从该画作中可见康熙年间潮剧舞台的乐队设置、演奏的乐器、艺人装扮等,这也是潮剧戏台的基本样式。曾祖武《潮剧在泰国沧桑史》一文中有更加详细的记载:“老式潮剧台幕,两旁是两幅锁金的龙凤布帘,中间是几幅竹帘。暂搭的台面狭小,锣鼓手被安置在帘后,里面可以看到幕前演员的动作,来配合锣鼓的节奏。”台面竹帘除了有装饰作用,还将戏台分为前后台,两旁留出通道,用布帘遮挡,供演员上下场之用。竹帘两边挂着的白缎布帘,有的用绣龙头作装饰,也有的布帘上绣有色彩鲜艳的牡丹、孔雀、凤、虎、鹤、狮等各种图案。演员由此出入,并规定为右出左入,称“出将入相”。
最原始的潮剧台面是挂三面并排的竹帘,竹帘两边挂布帘,这种戏台布置可能直接受到了当时正字戏的影响,而其根源则可远溯至宋元戏曲。萧遥天《潮音戏寻源》一文中提到:“正音戏之做场,台面中央挂三竹帘,潮音戏亦循其旧规,挂三竹帘(改用画幕为近廿年事)。按此盖祖肇于元剧者也。”此说值得参考。明清之际,潮汕演剧以正字戏(亦称“正音戏”)为主,其后同治光绪年间,潮剧兴盛而正字戏日渐式微,早年演剧时正字戏班对潮剧戏班的影响不可小觑。
潮剧戏台挂竹帘为台面的情况应当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当时潮剧多通宵达旦演戏,俗称“天光戏”,所以戏台前常设油灯两盏,挂于戏台前柱上,以供照明。戏台竹帘之上挂戏班名称,竹帘前置一桌二椅,也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
这一时期潮剧的竹帘戏台样式相对稳定,总体上保持到了20世纪20年代,其后潮绣工艺进入潮剧演出的舞台,戏台使用的竹帘逐渐被淘汰,多改用绣花帐幔作台面。
潮绣之融入:潮绣台面
潮绣的兴起很早,《岭南丛述》记载:“绣以潮州绣工为上,所刺者又以程乡茧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卷二十八《服饰》)。林明体又说:“清乾隆年间,潮州刺绣庄有20多家,主要分布在开元寺附近及西门外天地坛、布梳街等地。”(《岭南民间百艺》)可见清代潮绣发展之繁盛。
潮绣一开始多用于神庙祠堂帐幔、游神时的横披标旗等,又广泛用作生活用品。潮绣进入戏曲中最早见于《荔镜记》,剧中已经用上了绣花鞋、菱花镜等精美潮绣道具;陈贤武《潮绣艺术综述》中记载潮绣的用途为“寺院、庙宇、戏台陈设品及戏服为主”,可知潮绣对潮剧戏台布置的影响非常大。关于竹帘台面改为绣花帐幔台面的时间,吴国钦先生《潮剧史》中认为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可见潮绣进入潮剧戏台的时间很早,但以潮绣帐幔做为戏台台面的时间较晚。然而,潮绣被当做戏台棚面卷起了台面改革的潮流,这一时期潮绣几乎“占据”了潮剧演出的戏台,戏台上的桌围、椅帔、床帐等装饰,演员的戏服等基本都用潮绣,潮绣与潮剧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潮绣”戏剧。据《潮梅现象》记载,来汕头的外国商人看到精美的潮绣戏服,马上大量采购,买回国做艺术展览,也是潮剧、潮绣艺术远播海外的一段佳话。
现代舞台之影响:活景台面
20世纪30年代以后,潮剧兴起了一股舞台布景的改良风气,戏台棚面一废以前的绣台面,改用布画幕景,同时又出现了“活景”。这种风气主要是受到了电影与新加坡、泰国潮剧演剧风尚的影响。
曾祖武记载道:“在长连戏《万历登基》中,万历帝沉江为龙王所救一幕,林氏设计立体的水縈与龙宫景,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似幻似真,真是巧夺天工的神仙府……中一枝香班更进一步,另聘了上海天蟾舞台最著名的布景师何逸云到来,何氏确有他的绝招,那《火烧碧云宫》的真景,在燃烧中的声势,使观众为之惊心动魄。”(《潮剧在泰国沧桑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泰国潮剧的剧场化变革非常明显,且非常迅速,已经到了使用“活景”的程度。在泰国演出的有许多是走唱班,经常在泰国、新加坡、国内各地流动演出,这种布场设计的风潮很快就随着戏班的演出传播到各地,典型者如老正天香班演出的《水上英雄》。《潮剧闻见录》记载:“三四十年代,老正天香班在《水上英雄》一剧,就曾用过活动水景,其办法是用大小槽盛水,再放几只活鸭让其游弋,然后用一面大镜配以灯光反射,游弋的鸭和飘动的水便映在布幕上。”透过这种剧场化的布景设计,我们可以窥见民国年间演剧风尚的转变,以及当时市民阶层观剧求新求异的心理。
这种剧场化的布景设计虽然很吸引人,却仅为“昙花一现”。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活景”多是针对某个剧目而精心设计,甚至针对戏班的演出风格设计的,重复利用性不强,这直接导致了极高的成本与极大的浪费,让戏班无法承受。另一方面,有的戏班求新奇过度,令效果适得其反。如尹声涛等人在老怡梨香班试以改革服装、道具、布景来招引观众,所演《西太后》、《封神榜》两剧,因无视观众欣赏习惯,一味追求光怪离奇,结果虽投入大量资金,也无达到预期的目的。(文舒《泰国潮剧寻踪》,登载于《声色艺》)
如今,潮剧的戏台棚面多以潮绣、画幕为主,既保留了民国时期的戏台风貌,又扬长弃短,进行了诸多改良,成就了今天的潮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