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卢昂的人都知道,他的工作风格就是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剧目初创阶段,他和上海越剧院编剧莫霞进行了充分沟通。剧本反复修改,八易其稿才最终确定下来。而此时,他已经把很多故事埋在剧本里。
“比如高潮的第四场,战士狗桃被逼带路寻找红军伤员,狗桃虽不忍酷刑暴露了身份,但并未天良丧尽,谎称阿姆母子是普通农户,欲保护他们撤退。这场戏为最后狗桃跳崖牺牲做了必要铺垫,这也是阿姆没有放弃这个‘孩子’的重要依据”。卢昂说,戏里的矛盾冲突,很多都在前期设下伏笔。这样戏才更加顺畅,观众也才能够看懂。 |
投排之前,卢昂还专门写了详细的导演阐述和近万字的剧本分析及建议,把每一场每一幕都视像化。演员熟悉剧本,熟记唱词,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排练起来就更容易领会导演的意图。
二小时六场戏,8月17日至21日坐排对词对唱,9月1日进场排练,9月9日带装合乐连排。短短数天时间,戏的基本框架就构建起来了。正是卢昂把大部分工作细致地做在了前面,才有了排练的顺畅和高效。
谈风格:写意诗化表达让观众好看
卢昂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东西方戏剧融合与发展研究。在 |
|
潮剧《红军阿姆》剧照 |
|
这部史诗潮剧中,他把话剧的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原则,与戏曲“唱、念、做、打”表现主义的手段,以及这些年由他主持的国际导演大师班“身体训练集体即兴创作方法”相结合,形成《红军阿姆》的执导理念。 |
|
|
|
33 |
|
|
|
|
|
“比如阿姆月下洗衫这场戏,10个娘亲,各自造型。众母亲浣洗的衣衫汇成了溪,变成了水,诗一般地舞动、流淌起来……”卢昂描述,这种表现主义浪漫主义融合的手法,加上音乐舞美灯光配合,会让观众陶醉于戏曲的唯美意境。 而写意、诗化的表达,正是卢昂执导戏曲的鲜明风格。小女儿美花“出花园”一场戏,为了突出潮汕民俗和画面的美感,剧组还特意请来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舞蹈老师吴绚婷,为演员设计并指导身段。“这 |
|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 卢昂 |
|
|
种表演更多是生活场景而不是单纯的舞蹈场面”。卢昂强调:“戏里四组红军雕塑造型、行进的红军队伍、洗衫的母亲群像、包括潮汕女孩出花园等等,都是演员的集体即兴创作。”卢昂导戏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让演员先演,然后再帮你调整,演员演得舒服,观众觉得好看就OK。在现场,笔者赶巧听到卢昂在纠正“卢生营长”:走台步时脚尖不要蹦起来,不要走成古装戏的步法,这是现代戏,要更接近生活化。
《送儿当红军》主题曲的贯穿和反复,也是卢昂一再强调的亮点。舞台深处,延绵起伏的山路上,多场戏出现一列全副武装的红军队伍,在泥泞坎坷的山路上艰难缓慢行进……卢昂说,这种重复的力量,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烙印,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
谈潮剧:提炼放大精华让特色绽放
这是卢昂第二次和广东潮剧院合作。三年前,由他执导的大型新编历史潮剧《古城风雷》,荣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一等奖”,同时斩获五个单项奖。 |
|
|
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