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员来教演员跳布马舞。”后来在潮剧中融入布马舞的剧目有广东潮剧院二团的《六国封相》。当时,应新加坡邀请,广东潮剧院二团前往演出潮剧《六国封相》,因 |
|
一黑一白两匹布马道具 |
|
|
为该剧表演必须用到五六只布马的道具,因此,剧团就把布马的舞蹈艺术融入到该剧中。
郑导演告诉记者,因为戏曲艺术是高度集中和高度虚拟的,要求演员在有限的舞台上运用“唱、念、做、打”来表达潮剧戏曲内容,如果运用布马道具,反而限制演员的表现技巧,因此布马舞在舞台戏曲艺术中的应用非常少。
潮剧《十仙庆寿》“张果老倒骑驴”用布马形式展现
在潮剧舞台上,常常看到演员手执一支“马鞭”道具就能表现奔赴战场的场面。郭楠导演介绍,潮剧表演大多以鞭代马,舞台上演员只要手执马鞭,便能以动作表现快马加鞭、悬崖勒马、扬鞭跑马等各种剧情内容,在有限的舞台上,四个手执马鞭的演员便能表现一支千军万马的队伍,这就是潮剧的表现特点。
郑松明导演1992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他告诉记者,自走上戏曲艺术道路以来,他看到的最早使用布马舞的潮剧是《十仙庆寿》。1993年2月 |
|
|
|
55 |
|
|
|
|
|
,第一届国际潮剧节在汕举办,开幕式上,由参加艺术节的海内外29个潮剧团联合上演潮剧传统开台吉祥戏《五福连》,《五福连》包括《唐明皇净棚》、《仙姬送子》、《京城会》、《跳加冠》、《十仙庆寿》五折,其中《十仙庆寿》中 “张果老倒骑驴”就是用布马的形式展现的。
记者了解到,2012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潮剧节,由郭楠、郑松明和王建兵三位导演参与编排节目。潮剧节开幕式中也有布马舞表演,舞台上众骏“马”奔腾而上,使整台节目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气氛。
布马舞表演时马儿时而昂头腾跃嘶鸣,时而驯服摆尾,时而漫步缓行,时而疾蹄驰奔,欢快的舞姿融合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三者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潮剧讲究以“唱、念、做、打”表现,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擦出火花”。 |
|
李映蓉 |
潮剧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种之一,自明代正式形成以来,历代纵横交流,剧目浩如烟海。潮剧剧目的来源,是多渠道的汇集,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从而获得源流不竭的题材。
潮剧既演古装戏,又演现代戏,从清末民初的清装戏到民国时期的文明戏,以至今天的现代戏,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内容创作演出,颇受观众的欢迎。这方面丰富的剧目积累,是潮剧的一大特色。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里,就有一个橱窗展示的是潮剧现代戏剧本。 传统剧目来源三个板块
1949年以前演出的剧目,来源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可以证明剧种南戏渊源的剧目;二是大量被搬演故事性很强、人物性格鲜明的明清传奇;三是到了20世纪初,把社会热点政治事件或者现实生活编成剧本来演出的文明戏 |
|
|
|
5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