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可谓是传神阿堵。在这出戏中,洪妙先生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致观察,把他看到的老妇人的动作加以艺术化,同时结合杨令婆的特殊身分,通过动作与自己独具特色的唱腔完美的融合,创作出独步舞台的角色,所演的杨令婆因此成为潮剧老旦的一个代表,至今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这出《杨令婆辩本》,洪妙先生誉满北京,也被潮剧界称为"活令婆"。
  林淳钧说,洪妙先生出神入化的表演,尤其男扮女角的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曾有观众写信给他,称他为"洪妙女士",由此可见一斑。
  洪妙是个视戏如命的演员,他不识字,却能把戏词强记在脑,并加以揣摩、发挥。他把生活艺术化,更多地生活在戏里,细心观察、模仿老年妇女的举止,并融于所表演的艺术人物中,而长期摸索而形成的真假声运用的唱腔,更是独创了潮剧艺术中的"洪腔"流派。
  笔者犹清楚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是近八旬的洪妙先生犹活跃于潮剧舞台,唱响了潮剧史上不老的传奇。他的演技炉火纯青,塑造的舞台艺术人物,成为后来潮剧演员所学习的典范。《杨令婆辩本》他演了一辈子,已是不可超越的潮剧艺术高峰。
  林淳钧说,青年姚璇秋在《扫窗会》中,也一鸣惊人,与洪妙先生不同,姚璇秋是潮剧舞台新秀,但她把剧中的人物内心活动刻划得深刻细腻,感情抒发得饱满酣畅。她的委婉,与如诉如泣的唱腔,牵动了观众的心。这折戏是出自传奇《珍珠记》的一折。描述王金真扫窗会见丈夫高文举,至被迫逃离温府一段故事。由于姚璇秋的出色演出,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先生因此赋诗相赠:"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湖边细柳迎环佩,江上名桥走凤凰。法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
  林淳钧说,当时赞好的行家很不少,如中国戏曲学校校长李紫贵就说:潮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扫窗会》,音乐处理很深刻、很美、很幽雅。王金真丢沙以后,那几声"苦呀",与高文举的怀疑呼应,实在唤得太妙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叫板,而是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感情,深深打中了人心。
  而我国戏曲理论家张庚也很欣赏,说,《扫窗会》唱做十分细致,情绪的进展极细腻,感情是一层一层、一点一滴的深入下去,通过窗户把戏逐步
  41
     
   
艺坛撷英  
潮剧《扫窗会》剧照
开展,这样的匠心是话剧少见的。
  梅兰芳看完《扫窗会》后也对姚璇秋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导姚璇秋说:你在演出时两次举起手中的扫帚"扫"高文举,用了两次"纺花手"的动作,属于重科。姚璇秋因此体会到戏曲表演忌重复的奥秘,艺术上得以提升。
  在得知毛主席将莅场观看时,几十年后的姚璇秋还对当时紧张和兴奋的心情记忆犹新,她说兴奋中也夹杂着一些担心:"我能演好吗?毛主席能接受潮剧吗?"想到毛主席就在咫尺之遥,她多么想揭开布幕偷看一眼。然而,她很快就意识到:这些小情绪会影响演出!于是她只好拼命控制情绪,告诫自己要好好表现,为潮剧争光。终于她的演出获得了成功,也因此奠定了她在潮剧中的代表性地位。
  潮丑在潮剧中很重要,林淳钧说,在潮剧界有"无丑不成戏"之说。《闹钗》是源于传奇《蕉帕记》的一折,是潮丑特色的传统剧目。剧中有大量潮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