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戏就可以说是失败了。唱牵动着观众的心,也左右着舞台的节奏、情节、情绪,人物的悲欢离合,都离不开音乐,优美的乐曲,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可绕梁三月,可使人回肠荡气。所以,我们说,潮曲是潮剧的戏魂!
一曲《金花女》选段,随着演员动人的演唱,“道旁堤岸柳依依……”那优美的旋律,耳熟能详的唱腔,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接着广东潮剧院一团著名小生林初发又演唱了剧中主角刘永唱段“心香烛泪悼亡妻”一段,这是马飞用活五调创作的名曲。《金花女》是一出喜剧,可是出人意料的,当年的马飞先生却巧妙地在喜剧中运用了悲腔,如此违反常理的创作,却达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
当年第一代演金花的潮剧著名艺术家陈丽璇,虽然几十年过去,但她一谈起马飞先生还是充满了感情。她说,马飞老师的曲,贴住人物的性格,很准确地表现了人物即时的情绪。她说,自己所演的金花为什么让观众记住,就有马飞老师的一份功劳。 |
同样,对马飞先生充满着敬意的,还有著名潮剧演员,当年的刘明珠扮演者范泽华。她说起马飞老师,依然感情真挚,她深情地回忆着当年马飞创作《刘明珠》曲腔并传授她演唱的动人情景。
那已具经典意义的乐曲,不断地被一代又一代的潮剧演员演唱着,深深地刻印在一代代观众的心灵……
人们赏着马飞先生创作的曲,听着亲炙其艺术芬芳者的动情回忆,益发地感念马飞先生对潮剧的贡献。笔者深为感动,对马飞先生的创作有了如此的评价:“音符掷地有声,潮剧永留芳名。”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说起马飞先生,人们惊叹他的创作曲曲都是经典,如今岁月流逝,它却依然动人,闪耀着艺术光彩。人们对于许多经典潮剧如《金花女》、《刘明珠》、《告亲夫》等等,故事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可是依然痴迷,为什么?不少人就是冲着那些乐曲来的,真是百听不厌,沉醉其间,久久难以忘怀。我发现,当场的观众,有不少人竟是泪流满面,这就是艺术感人至深的力量啊!
此时,我听身旁的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统书感慨地说,潮剧的剧本 |
|
|
75 |
|
|
|
|
|
可以移植,舞美、导演等等有时也可以借力,但作曲一定要自己培养,只有如此,潮剧才能保持地方特色,有浓郁的潮味。李统书是专程从深圳赶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对马飞的曲腔尤其欣赏。
是啊,马飞的曲谁不沉醉呢?它为何如此动人,如此优美,如此经典?当然同他的刻苦创作的精神分不开。戏剧家陈韩星一家与马飞是世交,知道许多他的创作故事,就对笔者说,马飞先生的创作是呕出心血的创作。熟知艺术创作甘苦滋味的陈韩星,因为深有体会,对此更有发言权。
他回忆起当年马飞先生的创作,说谋篇之际,马飞先生简直是废寝忘餐,冷暖不知。他说,马先生总是反复研读着剧本,揣摩人物和情节,为人物设计出准确而生动的曲腔,在烟茶的“水火相攻”中构思。
陈韩星给我讲马先生的一个创作习惯,说当马先生创作时他总喜欢搬动家具,一次创作就搬动一次,最有趣的一次,竟然是不知不觉间把桌椅锯短了……
边赏着曲,边听着有关马飞先生的故事,其实很有趣,不但增加了赏曲的兴致,也更了解马飞先生呕心沥血的创作精神。记得当年我读《红楼梦》时,对其中的两句诗印象很深刻:“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艺术家都是痴迷人,不痴迷他就创作不出如此感人肺腑的好作品。 |
观众口碑是奖牌
好曲唱不完,《磨房会》刘智远所唱的"提起当年泪不干……",潮剧现代戏《琼花》的"晴天霹雳……",一曲曲都令人赞赏,在场观众都被马飞的作曲才华折服了。
正当我为之入神时,潮剧著名作曲家李廷波说,你可否知道? |
|
名家新秀献唱马飞诸多经典名曲。 |
|
|
|
|
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