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还记得2011年元宵前后,我去拜访李玉莲老人。我是听戏友介绍去的,有人引见。此前,我对她并无所知,连她留存的两出戏的唱腔都无暇听。那处宿舍还是正顺潮剧团分给她的宿舍,很老的一处房子。老人90岁,家里布置得甚为素雅,因为茶几上面安着玻璃,玻璃下面压着通花刺绣。老人随和,虽在镜头前腼腆甚至不自在,还是配合我拍了几张照片;但他是个有坚持的人。老人并无生养儿女,她30岁才结婚,婚姻生活才持续了一年多,丈夫就因病去世,老人从此单身。老人另一特别之处,还在于她50岁退休之后,即息止艺事。她对艺术很挑剔,她听自己留下的唱段,还是喜欢;放眼剧坛,点数好角,没几个入老人的眼。这个年迈的老人此刻像一个英豪。她的卧房像女儿家的房间。从踏入她的家门,见到她,聊天,我觉得她有海量的信息给我。一个人,是这样的丰富和鲜活。她的生活,清静、自洽。
  周松发,潮剧司鼓,人称最后的鼓王,80多岁的老人,听说有人要去采访,紧张得晚上睡不着。老人早已梳离了热闹和聚焦,采访于他啻一次考验。我不能让老人家受罪,我要让交谈愉悦起来。当然,响应的知识储备帮了我,他提到的人物,某段往事,戏班和剧目……我基本都能明白,他们自以为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本对我来说,并不偏远,让他们欢喜。把采访对象引到他熟悉的地方,他不仅不见紧张,你看他生动起来,说到兴奋处,他也眉飞色舞。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采访的主动者,你要尽量地把你和采访对象的位置调整好,这将决定你将在这场访谈里获得什么。
  记得潮州戏曲频道的主持人秋英曾经问过我,她发现在我的书里,这些高龄的老艺人,我是直呼其名的,有个什么缘故。主持人这么一问,在节目访谈中我立刻感到有些不安,直呼其名,显然是不够礼貌的,这个问题我想过,但我仍然坚持了这样的称呼,我听从直觉的支配。过后我又想了想,其实还是这个问题,“平等”和“平视”。我愿意通过我,让读者跟这些老潮剧人,也可以家常往来,去感知他们的人生。

转载自《广东艺术》2013年第1期

  39
     
   
品戏论艺  
杨可 蔡奕欣 陈奕杭
  老戏新排,到底是要照搬原有剧目,还是在保留其戏剧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潮剧《苏六娘》的导演吴殿祥选择了后者。“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二月份的第一出戏,上演的正是由他执导、由广东潮剧院二团排演的“新版”《苏六娘》。
  将“贴近时代脉搏”作为执导“指挥棒”
  “人并不是机器,任何演员都是不可复制的。”这是吴殿祥的观点,也是他缘何不愿意照搬原剧目的所在。他认为,将50多年前的老戏原汁原味地“复制”出来,现代观众未必爱看。如果今天的演员只是照搬过去的一招一式,多数观众对这出戏的评判标准就不是“好不好看”,而是“模仿得像不像”了。而作为导演,“复制”剧目并不是一次创作,而仅仅是做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
  基于这一点,吴殿祥把“贴近时代脉搏”作为此次执导《苏六娘》的指挥棒。他认为,原戏的旋律很有味道,为此他保留了原戏90%的旋律。在重排时,每改一句口白、唱词或是旋律,他都会尽量保留原戏,并且从观众的角度来衡量,考虑观众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
  挖掘剧中人物的喜剧因素
  吴殿祥认为,《苏六娘》具有一定的喜剧因素,因此他改用喜剧来表达原戏内容,充分挖掘、强化如桃花、杨子良等角色身上的喜剧因素,增强戏剧效果,使其更“草根”、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例如在杨子良讨亲遭苏六娘父亲拒绝这一场戏中,吴殿祥就在口白上使用了“语言错位法”。如苏父的一句口白“我们两老单生一个女儿”,故意让苏父错讲成“女儿单生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