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地方戏剧汇演,潮剧作为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参加汇演。当时,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观看,并对潮剧大加称赞,甚至把《扫窗会》、《杨令婆辩本》、《闹钗》三个折子戏誉为“百花园中的三块宝石”。1959年,潮剧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再次轰动京华,赢来赞誉一片,更给老舍等学者专家留下深刻印象。上世纪60年代初,潮剧在香港、柬埔寨等地演出,同样产生很大影响,社会各界对潮剧艺术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总理也称赞潮剧是“优秀的剧种”,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去看看”。
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潮剧艺术魅力的吸引下,1962年春,老舍一行踏上了为期逾一周的潮汕之旅。
盛赞潮剧丑角全国一流
在潮汕的日子里,老舍参观了海丰、普宁、澄海、潮州等地的一些历史文化名胜,以及汕头的中山公园和汕头专区工艺美术陈列馆、潮阳海门的莲花峰。而观看潮剧、评论潮剧,则是老舍潮汕之行最主要的内容。在普宁、澄海等地,老舍先后观看了广东潮剧院一团、青年潮剧团、汕头戏曲学校演出的《芦林会》、《刺梁骥》、《闹钗》、《闹开封》、《井边会》等12个长短剧目。优美的潮剧音乐和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让他赞叹不已。
1962年4月5日,在汕头交际处的客厅中,一场由热心潮剧的党政领导人、戏剧专家、潮剧工作者共同参加的别开生面的潮剧座谈会拉开了帷幕。在这场难得的盛会中,老舍满怀激情,畅谈了他对潮剧艺术的看法和建议。
林淳钧记忆犹新,老舍对在《柴房会》中扮演李老三、《刺梁骥》中扮演万家春的演员李有存评价很高,认为潮剧丑角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丑行第一流。“当时他是这样说的‘那天看了李有存的戏,身上有文的、有武的,合在一人身上,这样文武兼能的丑角,全国有几个?……这次看了《芦林会》、《柴房会》、《井边会》,觉得戏是往深处挖一挖,把自己的东西挖出来,这几出戏别的剧种是没办法演到的,是你们独有的’。”
老舍对潮剧唱腔音乐的高度评价也给林淳钧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戏曲最大的缺点是音乐还比较单薄,而潮剧在这方面却具有很大特色。潮剧的音乐很丰富,还保留有唐宋的音乐,这些东西需要好好发扬它, |
|
|
37 |
|
|
|
|
|
将来在国际上可以有地位的’。”林淳钧拿出珍藏至今的老舍当时在潮剧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直言“潮汕文化最风流”
在林淳钧的记忆中,老舍对潮汕文化艺术可谓情有独钟。“原设于中山公园里的汕头专区工艺美术展览馆,是老舍一行流连忘返的地方。馆中有一对油麻石雕刻的石狮,高2米,气魄雄伟,虎虎有生气。老舍非常欣赏,在石雕前徜徉良久,不仅拍照留影,还作诗一首,直言‘潮汕文化最风流’。” |
老舍潮汕行 留下诗十首
据汕头潮剧界老前辈林淳钧深情回忆戏剧名家的潮汕之行说,老舍潮汕之行留下了10首诗作,其中有3首是题咏潮剧的,分别为《流沙观潮剧》、《赠澄海艺香潮剧团》、《赠广东潮剧院》。这些诗作,已成为潮剧历史上的珍贵资料——
《流沙观潮剧》里写道:春宵鼓板动流沙,绝唱倾城放百花。古调新声春永在,岭南儿女尽名家。
《赠澄海艺香潮剧团》诗云:鲜花翠柏喜同堂,澄海春风百卉香。一曲宋元遗韵在,冠山韩水此情长。
老舍还赠潮剧院诗两首。其一: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几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其二:姚黄魏紫费评章,潮剧春花色色香。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
相关链接: |
剧作家们眼中的潮剧
与老舍一起莅汕的著名剧作家和戏剧家中,有来汕头后才首次看到潮剧的,也有在北京、广州多次看过潮剧之老戏迷。无论是新老观众,他们对潮剧的挚爱之情都令人感动。
曹禺:潮剧是个了不起的剧种
上世纪50年代,潮剧两次到北京、上海演出,曹禺都没机会观看,这次来汕头后,才第一次看潮剧。他说:“看了潮剧之后,就有个感觉:为什么这么多华侨爱好潮剧呢?原因就在于潮剧的地方色彩非常浓厚,看了使人念 |
|
|
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