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舒
潮剧在泰国有着悠久历史,但具体始于何时,史籍无可查考。有人认为始于大城皇(1356——1767)末期,距今三百年左右。因这期间,有法国人范华烈、卢贝尔详述当地华侨情况的著作,曾谈到当时住在大城(即亚裕他耶)的华侨(据说,连同大城以外的华侨在内,约一万人,其中有商人、医生、学者、官员、手工艺人、演员、菜农,都是来自闽南、潮州和广州),每逢酬神胜会,都有大锣鼓表演和戏剧演出,甚至有一个华侨剧团,当时还表演于皇宫之中,受到欢迎,连希腊大臣福尔康和其他西方人士也很喜欢观看。英国人布赛尔也提到过1685和1686年法王路易十四使节到达暹罗时,曾受盛筵招待,宴后有中国人的戏剧演出,剧员均来自广东、福建。还有人认为从吞武里(郑皇)皇朝(1767——1782)开始,当地华侨便有戏剧组织。虽然这些地方所指的戏剧演出,戏剧组织,都未明确就是潮剧,
|
|
|
|
|
但参考后来潮剧和其他剧种,如广东汉剧、琼剧等的流布情况,却以潮剧的可能性为最大。到了曼谷皇朝的拉玛四世(1851——1868),潮剧在泰国演出,就已是人所共知的了。
据说,最初到达曼谷的潮剧,有老双喜和老正和两班,是搭木头船(有说红头船)去的,当时被人称为“大白字”。
曼谷皇朝拉玛五世(1868——1910)以后,因有轮船从潮汕直通曼谷,且潮州人移居泰国者逐年增多,所以由拉玛五世到六世(1910——1925)、七世(1925——1941)阶段,潮剧到泰国演出的班子便渐渐多了起来,所知的有老正顺香、中正顺香、三正顺香、老正兴、正天香、老一枝香、中一枝香、老宝顺兴、中宝顺兴、新赛宝丰、老怡梨春、老梅正兴、老赛宝丰、新赛宝丰、赛永、老元华、新元华、老赛桃源、中赛桃源、新赛桃源、老万年,一天彩等班。还有老三玉和新三玉两班,则长期被二哥丰花会厂(厂主郑智勇,是棋头村人,所以人称棋头三玉)雇用演出,目的是为赌场扫徕顾客。有的潮剧班子到了曼谷以后,又与当地聘请公司合伙,从潮汕招买童伶,作短期训练,然后组成新的班子,挂牌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