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动态 一团动态 二团动态 市团动态 公告栏  
 
戏外翰墨,留下潮汕文化精彩一章
历时一年多搜集整理,潮汕戏剧界书画作品首次大展示
发布时间:2017/1/5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张艳红

戏外翰墨,留下潮汕文化精彩一章.jpg

李开麟 墨荷(国画)

 

  元旦期间,汕头市博物馆展出的《戏外翰墨——新中国以来潮汕戏剧界书画展览》,为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捧上了一道别出心裁的文化大餐。与此同时,收录了57名作者、220幅作品的《戏外翰墨——新中国以来潮汕戏剧界书画撷英》也已出版。该展览和书画集的作者全部来自于潮汕戏剧界,是潮汕戏剧界半个多世纪书画作品的首次集中大展示,尽显粉墨人生翰墨情,也再次印证了潮汕地区“海滨邹鲁”的美誉。


  该展览和书画集包含了哪些潮汕戏剧界人士的作品?他们的字画有何特色?时过境迁后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散落的作品搜集而来?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戏外翰墨——新中国以来潮汕戏剧界书画撷英》的主编,也是这些作品的搜集者张无碍,听他讲述这次展览和书画集背后的故事。


  “擅书画的人比想象中的多很多”


  张无碍是汕头市文化界备受尊敬的老前辈,为汕头的文博事业贡献了几十年的光阴,退休之后仍潜心投入、乐在其中。一年多前,他萌发了将潮汕戏剧界书画家作品集中起来对外展示的想法。


  张无碍介绍说,我国戏剧界很多艺术家都将舞文弄墨作为一种业余雅好。潮汕地区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戏剧界人士平时都很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长年累月坚持写字、画画。由于他本人跟潮汕戏剧界的人很熟悉,也同样热爱书画艺术,所以去年就想找几个人的作品来写点东西。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找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潮汕戏剧界擅于书法、绘画的人比他知道的要多很多。


  “这些人的水平都很高,但长期以来外界对他们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宣传,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大多数在写字、画画时都是随兴而作,自娱自乐,作品也极少示人。还有不少人早已去世作古。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艺术家,也为了留住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就想编一本书画集、办一个展览。”张无碍告诉记者。


  听说他这个想法之后,很多朋友都表示称赞和支持。2015年国庆前后,张无碍开始搜集潮汕戏剧界书画家的作品。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忙碌、埋头编写,2016年12月《戏外翰墨——新中国以来潮汕戏剧界书画撷英》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汕头市博物馆也高度重视并积极筹备这次展览,从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10日,在二楼三个展厅分别展出这些珍贵的作品。


  “没想到搜集这些作品这么艰难”

  张无碍还向记者透露,展览原本计划在2016年春节的时候就举办,但由于搜集作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2016年中秋节期间,书画集初稿才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两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要找一个人的作品竟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例如,林炎希先生,他是潮州市人,年已84岁,长居香港,一年只回潮州几次,要找他很难,只能找他的老朋友帮忙才联系到他。但联系上以后,又得再等他回潮州时才能见到他的作品,前后有半年的时间。


  第二个想不到是,搜集已故艺术家的作品如此之难。如广东潮剧院剧作家陈英飞先生的书法飘逸潇洒,去世后作品由其儿子保存,但他儿子长年在北京等地工作,而且很忙,打了很多电话才联系上。人虽找到了,却要等到他有空回汕头时才能把作品拿出来拍照。还有著名剧作家张华云先生,他在潮汕文坛名气很大,书法清雅秀逸,但家中却没有留存作品,最终还是从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士那里搜集补入。


  “没想到搜集到这些作品这么艰难,为此我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进了多少人家的门。严寒酷暑时在外奔波的情景,现在想起来,依稀还在眼前。这其中的滋味,别人是无法体会的。”张无碍感叹说。


  推广到各地图书馆和艺术研究机构


  《戏外翰墨——新中国以来潮汕戏剧界书画展览》和作品集,收录了李开麟、张华云、肖斐、洪风、郑一标、黄翼、管善裕、吴峰、陈骅、陈玛原、林毛根、洪潮、李志浦、陈英飞、林树棠、方志星、吕新民、魏照涛、肖笙、庄霭岳、洪寿仁、方展荣、郑鹤龄、陈奇峰、杨秀雁、郭楠、林希炎、姚璇秋、梁森桂、林寻稳、林仲伟、洪钟、杨秀明、洪祥宝、洪树积、陈松杰、林益树、卢桂城、郑永民、辜慧龙、赵曙明、杨烈强、黄克强、黄冠英等一批戏剧界知名书画家的作品。


  这里面有对艺术和人生的有感而发,也有表达对家乡潮汕的热爱和赞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无不流露出真挚之情。例如,姚璇秋的一幅书法,抄的是朱熹的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还有一方很独特的闲章“袖里烟霞”。联想到姚璇秋本人对潮剧艺术的贡献,我们不禁对此反复品味。又如,黄翼的书法《临江仙·观剧夜归》,由他自己填词并书写,“丝管声终人散后,客衣犹染香尘。人情世态假还真,无心温旧梦,归路趁飙轮。歌舞名场我倦矣,难忘桃叶桃根,荒江野渡水粼粼,残灯沽酒市,淡月远人村。”还有张华云的《金凤赞调寄望江南》:“潮汕好,金凤树峥嵘,炎夏招阴张绿伞,严冬迎曝叶先零,堪作市花称。”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张无碍在编写时不仅将作者介绍得很具体,而且连作品中的诗文、款识、钤印,甚至作品中提到的人物,都一一交代清楚。他认为,“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你介绍得越详细,别人看起来就越轻松,留下的印象越深刻,也更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目前,《戏外翰墨》书画展览仍在汕头市博物馆展出。接下来,书画集也将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和艺术研究机构。“很多年后,当人们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潮汕戏剧界有这么多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也对潮汕地区和文化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张无碍说。


 
 
上一篇: 潮音雅韵弘扬潮汕文化
下一篇: 16首潮语原创精彩献唱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