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动态 一团动态 二团动态 市团动态 公告栏  
 
微缩版“老戏台”重现昔日演出场景
根据老艺人口述,综合历史资料还原
发布时间:2016/8/31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李德鹏/文 陈史/摄

  锣鼓声响起,众人围坐在戏台前,欣赏着一台台扣人心弦的潮剧大戏。曾经作为演出工具而被使用的戏台,无论它何其精美,都不过是一个被动、极容易被忽略的存在,因为演员们的表演才是观众瞩目的焦点。如今,这些承载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戏曲文化的戏台,见证了潮剧辉煌的往昔,也见证了潮剧历史的发展。

  古老戏台惟妙惟肖

  在广东潮剧院艺术博物馆进门左侧的橱窗内,大观园戏院模型旁边摆放着两件微缩版的老戏台,若不是橱窗内的文字介绍,估计很难有人能够猜出这些模型的“年份”。

  橱窗最右侧的戏台(图②)看起来比较简单,由细杉木搭建而成,台中悬挂着3幅竹帘。戏台前端悬挂着“潮音老正兴”的绣金字横匾,台中摆着一桌两椅,披上绣桌围和椅帔。台前两侧分别摆放两盆豆油灯,以供照明之用。戏台内,两名潮剧演员挑着一酒罐,生动地展现潮剧表演的场景。据了解,这是清代(1644-1911)的潮剧戏台,此制式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挂竹帘演戏的古老舞台装置,有元明南戏的遗风。

  而另外一个戏台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潮剧戏台(图①),舞台上以绣缦代替竹帘,显得华丽。俗称“三门四柱”式绣棚面是当时潮剧戏班时兴的舞台装置,台口有一横贯全台的“外太平框”,绣满纹图和显眼的班名字样,配上垂挂伸缩式的大幕作分场用。而这种制式的戏台则延续至上世纪四十年代。

  寻找材质重现原貌

  这些老戏台的制作者是原广东潮剧院舞美设计赵曙明,他在电脑中找出当时的手绘设计稿,介绍起当时设计制作的过程,赵曙明说,由于年代久远,要找到这些老戏台的原始材料是非常困难的。在跟老艺人的交流中,赵曙明了解到潮汕的戏曲舞台大多是竹木结构的临时舞台,以杉为柱,竹蓬围绕、盖顶,用竹篾结扎维系整个结构,演出之后就拆卸下来。

  为了彻底还原老戏台的原貌,赵曙明按照老艺人口述,综合历史资料绘制设计稿,并着手寻找材料搭建。但是,清代戏台棚顶用的是乡下晾晒谷物的竹制器具谷笪,在汕头已经难以寻觅,赵曙明便开着摩托车前往揭阳寻找。他还跑到潮安找到潮绣师傅,专门缝制了绣幔。细致精妙搭建的戏台,重现昔日潮剧演出的场景,也让市民领略到潮剧的真正魅力。

  戏台演变见证发展

  戏台是戏曲演出的专门场地。潮剧初时的演出规制只是席地而演的“涂脚戏”,经过在田野中草草搭台演唱的“摔桶戏”阶段以后,才渐次出现戏台为“六柱”、“九柱”、“十二柱”、“十四柱”。早期的潮汕戏台多为六柱,竹竿为架,桐油帆布或谷笪覆顶,木板铺台,色帘作幕,整体似“厂”字状。从现收藏于潮州市博物馆的清康熙年间潮州画家陈琼所作《修堤图》中的“演戏庆功”画幅中便可以看到这样的六柱戏台。

  广东潮剧院二级导演郑松明告诉记者,如今下乡演出时搭建的临时戏台,仍是沿用“24柱”的戏台,这种移动戏台最大的优点就是构搭简便而又实用。潮剧各式棚面戏台,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反映着戏曲艺术不断丰富,舞台综合艺术不断充实,演出形式多样的状况。比如最初的司鼓弦乐是在竹帘后演奏,后来9柱式的戏台上司鼓乐队移至右侧,并挂上竹帘与表演区隔开。再后来,戏台改为12柱式,弦乐和打击乐分居台前两侧帐幛后,分开成文武畔。郑松明表示,这样的规格已与汕头市区大观园戏院的正规戏台基本无异,在农村这样简便的戏棚上能演出与城市戏院规模相当的潮剧。

  随着舞台上的布景、道具的增加,演员表演程式的不断丰富,戏台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郑松明指出,戏台承载着传承与发展戏曲文化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是潮汕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让潮剧得以经久不衰、生生不息。

 
 
上一篇: 一纸卖身契 记录潮剧童伶的悲惨往昔
下一篇: 见证抗战时期新加坡华侨的赤子心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