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中国故事、潮汕故事,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2021年度工作任务,3月31日至4月30日,由汕头大学与广东潮剧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举办。4月1日,研修班在广东潮剧院举行开班仪式,88岁高龄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老师亲自担任该班班主任。
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历时一年时间筹备,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授课,学员来自广东潮剧院、普宁市潮剧团、澄海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在职演职人员等线下学员25名,中国港澳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线上旁听学员22名,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三大模块。
“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的举办,是潮剧界一件盛事,由潮剧代表性人物姚璇秋老师亲自担纲班主任,邀请了一大批文化界知名学者教授亲临授课。”研修班副班主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詹少君告诉记者,研修班学习时间为期一个月,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据介绍,理论教学邀请新加坡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国内外专业院校专家学者进行讲授,实践教学主要由广东潮剧院的潮剧表演艺术家进行讲授,内容涵盖非遗保护与传承、戏曲艺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潮汕历史文化等。研修结束后,将举办一场由国家一级导演郑松明和国家二级演员汤丽娟执导的线下线上结合的国际性汇演作为成果展示。
“我们通过研修班的形式,搭设文化桥梁。近600年的潮剧,浸透着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广东潮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奕瑄表示,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以国际潮剧文化为主要研修内容,为非遗潮剧传承人传授技艺、拓展视野、提升修养,对推动潮剧艺术传承具有重大学术意义,是潮剧史上第一个国际文化专项研修活动。
2019年,汕头大学以文学院为申报单位,以“汕头市宣传文化名家”陈景熙教授为项目负责人,以国际潮剧文化为主要研培项目申报参与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同年12月,汕头大学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同入选该计划。在这过程中,汕头大学文学院的专家教授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为研修班的顺利开班做出了不懈努力。
“汕头大学对所处的区域以及对这个区域走出去的人群有一份社会责任,特别是文化传承方面。” 汕大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认为,选择以潮汕方言作为戏曲舞台语言的古老潮剧,既具有地方性,还具有世界性。在陈景熙看来,海外很多华侨华人是潮剧的戏迷票友,他们很需要来自侨乡祖国的文化学术力量的支持,所以本次研修班冠以“国际”二字。
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暨艺术总监蔡碧霞表示,参加这次研修班,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聆听专家教授们对潮剧的精辟论见,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潮剧精英们一起学习交流,从而开拓更宽广的国际艺术视野。
以戏联侨,以戏凝侨,汕头书写新时代“侨”文章又添新笔。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表示,建校40多年来,汕头大学一直以潮汕历史文化、华侨历史文化作为特色研究方向,始终把服务海外华侨华人,服务粤东区域社会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勇于担当起面向海内外传播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汕文化,保育活化中华文化瑰宝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
“很荣幸参加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这是港澳地区和海外学员学习潮剧文化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香港潮人文艺协会潮剧传承中心会长林雪芸表示,全体学员一定听好课、学好课,让潮剧艺术在港澳地区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我被任命为这个班的班主任,虽然退休后我长期住在广州,今年又88岁,但是这个班开班,我无论如何都是要来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姚璇秋带着使命感参加这次活动。她表示,愿意为古老潮剧贡献余热,同时鼓励学员们要把握发展的大好时机,坚定信心,在各自的岗位做出成绩,为潮剧作出各自的贡献。
“作为姚璇秋先生的弟子,一定珍惜这次国际研修班学习的机会,从艺术到理论上,提升自己、丰富学术知识。”广东潮剧院一团、国家二级演员詹春湘表示,特别是理论结合实际,把研修班学到的内容,融汇自己演出的心得,以精湛的艺术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旨在按照“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原则,提升非遗传承人群技能艺能、增强非遗保护传承氛围的影响、提升非遗社会关注度的影响,扩大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