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动态 一团动态 二团动态 市团动态 公告栏  
 
【博物馆馆藏故事】潮腔动京城 听曲在汕头
一幅老舍诗吴南生书的珍贵墨宝记载当年文化名家对潮剧的极高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11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陈文惠

f.jpg


  潮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新老艺人的千锤百炼,已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剧种之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锐意改革而获新生,被誉为“南国鲜花”,受到众多名家的嘉许,其中赋咏题赠的诗词极多。记者日前在广东潮剧院馆藏的珍贵书画作品中看到,有一幅由老舍诗、吴南生书的书法作品(见图)极为珍贵。为了解这幅墨宝的来历,记者走访了著名潮剧剧作家沈湘渠老师。

  文艺界大家汕头之行对潮剧给予很高评价

  “那是在1962年春天,在一场热心潮剧的党政领导人、戏剧专家、潮剧工作者欢聚一堂的盛会上……”初秋的清晨,记者来到沈老师家,在茶香袅袅中,听他介绍这幅诗书合璧作品背后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1957年,广东省潮剧、琼剧、汉剧等工作者组成代表团到北京举行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亲切接见全体演职员。代表潮剧执行这次演出任务的是刚成立不久的广东省潮剧团。首都观众和文艺界对潮剧表演赞誉有加,把《扫窗会》、《杨令婆辩本》、《闹钗》三个折子戏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当时,很多文化名家写诗题辞,对潮剧给予很高的评价。

  1962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我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老舍、曹禺、张庚、阳翰笙等在广州参加全国话剧歌剧创作会议后,应汕头地委邀请,到汕头参观游览,其中观看潮剧,是当时专家们汕头之行的主要内容。

  “这件事,在潮剧的历史上是非常光彩的事,我认为很了不起。应该看作是潮剧两次晋京汇报演出即1957年和1959年的两次演出的余韵,因为潮剧的不俗表现,给大家留下很好的印象,由此引起名家对潮汕文化的关注。”沈湘渠老师告诉记者,“当年4月的这一天,专家们出席在汕头的座谈会,由时任地委书记邹瑜主持、中南局副秘书长吴南生和汕头文艺界知名人士参加。”

  老舍接连做诗四首赞“春宵听曲在汕头”

  时任中南局副秘书长的吴南生奉命陪作家、戏剧家们欣赏潮剧,他们在普宁流沙、澄海、汕头等地,观看了潮剧院一团、青年剧团、艺香潮剧团和汕头戏曲学校等演出的长短剧目共12个。

  沈老师说,曹禺是到汕头后才第一次观赏到潮剧的,他十分激动地说:“看了潮剧之后,就有一个感觉,为什么那么多的华侨爱好潮剧呢?原因就在于潮剧的地方特色非常浓厚,看了使人念念不忘。这是个了不起的剧种,它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不懂潮汕话的人,没有看过潮剧的人,比如我看后也感到很合胃口,被吸引住了。”老舍也对潮剧的唱腔音乐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次潮汕之行,作家们诗兴大发,纷纷写诗称赞潮剧和潮汕文化,老舍先生更是激情满怀地接连写了四首诗,其中一首题赠广东潮剧院:“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他还表示,潮剧的音乐很丰富,还保留有唐宋的音乐元素,要好好发扬,将来在国际上可以有一席之地,他对潮剧的唱腔音乐给予很高的评价。“扬州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又非常美丽的地方,老舍以扬州引喻潮汕,对潮汕文化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潮汕人是莫大的鼓舞”,沈湘渠老师感慨地说。

  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后,当时担任广东省委领导职务的吴南生以书法家的身份挥毫泼墨,书写老舍先生1962年的赠诗赠与广东潮剧院,以鼓舞激励潮剧事业的后来者。


 
 
上一篇: 【博物馆馆藏故事】“活令婆”形象永留潮剧史册
下一篇: 潮剧,南国奇葩香飘四海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